求學問校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湖北自考電子政務考試大綱以及部分樣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1章 電子政務概要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電子政務的內涵,了解與電子政務相關的若干概念,在此基礎上把握電子政務的實質。同時,理解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社會背景和運作的基本模式,了解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韓國等發(fā)達國家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概況,學習其成功經驗和創(chuàng)新思想。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的內涵(重點)
1、識記:電子政務
2、理解:有關電子政務的幾種定義;
認識電子政務的視角。
3、應用:從更具實際價值的角度認識電子政務的概念
(二)電子政務的實質(重點)
1、識記:政務活動信息化、政務方式變革、政府改革運動
2、理解:政務活動全面信息化的內容;
政務方式變革的實現。
(三)電子政務的相關概念(重點)
1、識記:電子政府、電子商務、數字政府、 辦公自動化、政府信息化
2、應用:區(qū)分電子政務與電子政府、電子商務、數字政府、辦公自動化、政府信息化等概念
(四)電子政務的社會背景(次重點)
1、識記:政府再造、社會信息化、技術進步、信息技術應用、政府結構、電子民主
2、理解:電子政務產生、發(fā)展的技術背景、政府發(fā)展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背景
(五)電子政務的基本模式(次重點)
1、識記:電子政務基本模式、分組模式、集成模式、知識應用模式
2、理解:電子政務模式的形成與發(fā)展
3、應用:電子政務基本模式對電子政務建設與發(fā)展的意義;
電子政務建設主要依據的政務結構。
(六)國外電子政務的發(fā)展(一般)
1、理解:美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成功經驗;
加拿大電子政務戰(zhàn)略計劃;
瑞典電子政務發(fā)展理念和做法;
英國電子政務建設經驗;
法國電子政務的成就;
澳大利亞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特點;
新加坡電子政務計劃;
韓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獨特道路。
2、應用:國外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基本趨勢
第2章 中國電子政務及其發(fā)展歷程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學習中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歷程,掌握中國電子政務的基本功能和效益,理解中國電子政務的基本目標、發(fā)展要求和基本任務,了解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框架內容和基本策略。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中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歷程(重點)
1、識記:中國電子政務歷程、 “政府上網工程”
2、理解: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經歷的階段
3、應用: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歷程理論和認識上的啟發(fā)
(二)中國電子政務的基本功能(重點)
1、識記:功能、電子政務功能、政府職能轉變、公共服務、社會信息化
2、理解:中國電子政務功能的具體表現;
電子政務在政府職能中“助推器”作用的發(fā)揮;
電子政務對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意義;
電子政務對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時代意義。
3、應用:中國國情下電子政務基本功能的認識和實現
(三)中國電子政務的效益(重點)
1、識記:電子政務效益、電子政務“金”字工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理解:電子政務促進經濟發(fā)展;
電子政務降低行政成本;
電子政務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質量;
電子政務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化進程;
電子政務帶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3、應用:中國電子政務效益的現實體現;
提高中國電子政務效益的具體措施。
(四)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目標、要求與任務(次重點)
1、識記:中國電子政務目標、政府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綜合監(jiān)管、宏觀調控
2、理解: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總體要求和戰(zhàn)略任務;
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目標和發(fā)展要求的產生條件和背景。
(五)中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實施策略(次重點)
1、識記: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策略、服務與應用系統(tǒng)建設、政務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基礎設施建設
2、理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
服務與應用系統(tǒng)建設的內容;
電子政務建設以政務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為主線的原因。
(六)中國電子政務的總體框架(一般)
1、識記:中國電子政務總體框架、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
2、理解:《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的基本特點;
“以服務為導向”的思想。
第3章 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模式的變革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電子政務的產生對政府管理模式帶來的影響,了解在電子政務條件下政府管理所具備的一系列特征,深刻把握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變革的關系,尤其是電子政務促發(fā)的政府管理模式的變革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促發(fā)的政府管理模式變革(重點)
1、識記: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模式變革、政府權力體系構建
2、理解: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模式變革結合的主要體現;
政府管理模式變革的原因和主要內容;
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政府組織結構更新的方式;
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政府管理方式改變的原因和趨勢。
3、應用:電子政務促發(fā)的政府管理模式的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二)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模式的影響(次重點)
1、識記:政府決策、有限理性、行政組織
2、理解: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模式影響的主要表現及原因;
電子政務對于行政方法創(chuàng)新性變革的影響途徑;
電子政務給科層制帶來的變化。
(三)電子政務條件下政府管理的特征(一般)
1、識記:知識化、虛擬化、信息化、數字化、全球化、集成化、敏捷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人本化
2、理解:電子政務條件下政府管理特征的具體內容
第4章 電子政務的運營理念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的核心內容是電子政務運營理念,要求識記電子政務運營理念的主要內容,理解各大理念的涵義和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之上,學習傳統(tǒng)政府管理的特點,體會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傳統(tǒng)政府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對比傳統(tǒng)政府管理理念和電子政務運營理念的區(qū)別。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運營理念的基本內容(重點)
1、識記:電子政務運營理念、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公平理念、科學理念、責任理念、服務理念、效能理念、系統(tǒng)理念、創(chuàng)新理念、安全理念
2、理解:法治理念在電子政務中的體現
公平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公平理念的重要性;
服務理念的現實依據及其與電子政務的關系;
行政效能的基本內涵和實現途徑;
系統(tǒng)理念在電子政務實踐中的意義。
3、應用:電子政務運營理念的時代特征、重要意義及核心價值
(二)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傳統(tǒng)政府管理的挑戰(zhàn)(重點)
1、識記:行政環(huán)境、行政職能、政務公開、行政組織結構
2、理解: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傳統(tǒng)行政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
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傳統(tǒng)行政職能的挑戰(zhàn);
政務公開的必要性;
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傳統(tǒng)行政組織的挑戰(zhàn);
科層制的特點和缺陷;
我國行政機構改革的目標和現狀;
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傳統(tǒng)行政人員的挑戰(zhàn)。
3、應用:電子政務運營理念與傳統(tǒng)政府管理理念的區(qū)別
(三)數字鴻溝(次重點)
1、識記:數字鴻溝
2、理解:數字鴻溝產生的背景;
數字鴻溝的社會危害;
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于解決數字鴻溝的意義。
3、應用:國外減少數字鴻溝的具體做法
(四)行政環(huán)境(一般)
1、識記:行政環(huán)境
2、理解:行政環(huán)境的特點和分類;
電子政務運營理念對于傳統(tǒng)行政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
第5章 政府內部的電子化公務處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政府機關內部電子化公務處理的基本面貌,掌握實現通用公務處理電子化的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決策支持系統(tǒng)、專家系統(tǒng)、信息資源管理系統(tǒng)、知識管理系統(tǒng)以及實現專門公務處理電子化的電子化專用公務處理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主要特征、基本構成和建設與應用狀況,了解政府內部電子化公務處理系統(tǒng)的集成應用與發(fā)展情況。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政府的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重點)
1、識記:政府內部的電子化公務處理、政府通用事務處理的電子化、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事務型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管理型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決策型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
2、理解: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的功能模式;
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建設的目標;
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的特點和功能;
傳統(tǒng)辦公系統(tǒng)與現代化辦公系統(tǒng)的區(qū)別。
3、應用:我國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應用的特點、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
(二)政府決策支持系統(tǒng)(重點)
1、識記:政府決策支持系統(tǒng)、數據倉庫、原始數據源、數據倉庫層、數據集市層
2、理解: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特點;
政府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組件;
常用政府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結構;
政府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功能特色;
政府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運行機制。
3、應用:決策支持系統(tǒng)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
(三)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系統(tǒng)(重點)
1、識記:政府信息資源、信息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系統(tǒng)建設
2、理解:信息資源管理系統(tǒng)的結構;
3、應用:信息資源管理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
(四)政府知識管理系統(tǒng)(重點)
1、識記:政府知識管理、結構化知識、非結構化知識、外化知識、內化知識
2、理解:政府知識管理的基本管理職能;
政府知識管理的目的;
政府知識管理的客觀必要性;
政府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
3、應用:政府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組織;
政府知識管理平臺建設。
(五)專家系統(tǒng)(次重點)
1、識記:專家系統(tǒng)
2、理解:傳統(tǒng)專家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
政府專家系統(tǒng)的特殊需求。
(六)政府業(yè)務處理與管理活動的電子化(次重點)
1、識記:電子化專用公務處理系統(tǒng)、專門機關系統(tǒng)、專門部門系統(tǒng)、專項業(yè)務系統(tǒng)、專向功能系統(tǒng)
2、理解:電子化專用公務處理系統(tǒng)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
3、應用:專門機關系統(tǒng)的應用;
專門部門系統(tǒng)的應用;
專項業(yè)務系統(tǒng)的應用;
專項功能系統(tǒng)的應用。
(七)政府專用公務處理系統(tǒng)與通用公務處理系統(tǒng)的集成(一般)
1、識記:公務處理系統(tǒng)集成
2、理解:政府公務處理系統(tǒng)的集成應用的特點;
3、應用:政府公務處理系統(tǒng)的集成應用的集成方式及發(fā)展趨勢。
第6章 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電子化公共服務的內涵、特點和功能,明晰電子化公共服務與傳統(tǒng)公共服務的異同,理清電子化公共服務于電子政務的關系,了解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種類劃分和我國政府為公眾提供的電子化公共服務,明晰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發(fā)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的概述(重點)
1、識記:公共服務、電子化公共服務、非營利性服務、“無背景知識”化、無差別化
2、理解:電子化公共服務的內涵;
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特點;
電子化公共服務的功能。
(二)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界定(重點)
1、理解:電子化公共服務與傳統(tǒng)公共服務的比較;
電子化公共服務與電子政務的關系。
(三)電子化公共服務種類的劃分(重點)
1、識記:行政職能、行政行為、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確認、行政給付服務、行政合同、電子采購、單向發(fā)布、簡單交互、在線應用、變革發(fā)展、政府網站、政府門戶網站、電話呼叫中心、微博服務、短信服務
2、理解:按服務對象、具體行政職能、社會活動領域、行政行為的性質、子政務發(fā)展階段、服務方式劃分的各種電子化公共服務的類型。
(四)我國為公眾提供的電子化公共服務(次重點)
1、識記:電子化教育服務、電子化、就業(yè)服務、電子化交通管理服務、電子化旅游服務、電子化醫(yī)療服務、電子化社會保障服務、電子化稅收服務、電子稅務、電子資料庫、電子化公文、電子認證、公共服務管理系統(tǒng)、政府數據開放服務
2、理解:我國面向公民個人的電子化公共服務的內容;
我國面向企業(yè)等社會組織的電子化公共服務的內容。
(五)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發(fā)展(一般)
1、識記:服務特性、數字鴻溝、電子化公共服務發(fā)展趨向
2、理解: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發(fā)展趨向;
3、應用:促進我國電子化公共服務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第7章 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政府信息資源的概念和特點,了解政府信息資源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對政府管理的改革與發(fā)展的主要價值,明晰政府信息管理與電子政務建設的關系,了解政府信息資源的建設、開發(fā)利用以及管理的原則、方式、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政府信息資源的概述(重點)
1、識記:信息資源、政府信息資源
2、理解:政府信息資源的特點。
(二)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重點)
1、識記:信息資源開發(fā)、信息資源利用、信息采集、信息組織、信息檢索、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資源社會化增值開發(fā)服務、信息資源共享
2、理解: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原則;
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工作的基本內容。
(三)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重點)
1、識記:信息資源管理、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體制、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職能
2、理解: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體制的特點;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職能實現方式的特點。
(四)政府信息資源的基本價值(次重點)
1、理解:信息資源已經成為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
信息資源已經成為重要的政府管理資源。
(五)政府信息資源的建設(次重點)
1、識記:信息資源建設、信息資源規(guī)劃、元數據、信息資源分類、信息資源目錄、信息資源庫
2、理解:政府信息資源建設的原則;
政府信息資源建設的主要內容。
(六)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和電子政務的關系(一般)
1、理解: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管理是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是一個有機整體;
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管理和電子政務之間相互促進,互為支撐。
第8章 電子政務安全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電子政務活動面臨的安全威脅和由此產生的安全需要,掌握電子政務安全管理的目標、管理體系和基本管理策略,明晰電子政務安全管理實施的若干要點,理解電子政務安全管理所涉及的若干技術。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安全目標(重點)
1、識記:電子政務安全目標、保密性指標、完整性指標、真實性指標、可用性指標、可追溯性指標
2、理解:電子政務安全目標的內容。
(二)電子政務安全管理策略(重點)
1、理解:電子政務安全管理的策略;
2、應用:我國電子政務安全管理的基本策略。
(三)電子政務安全管理實施(重點)
1、理解:電子政務安全的行政管理;
電子政務安全的技術管理;
電子政務安全的風險管理。
(四)電子政務的安全需求(次重點)
1、識記:電子政務的安全需求、基礎設施的安全需求、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安全
2、理解:電子政務的安全環(huán)境與安全威脅;
電子政務安全需求與要求。
(五)電子政務安全管理體系(次重點)
1、理解:電子政務安全管理的內容;
電子政務安全管理體系的構成。
(六)電子政務安全保障技術(一般)
1、識記:電子政務安全保障技術
2、理解:電子政務安全保護技術的內容;
電子政務安全防范技術的內容。
第9章 電子政務法制建設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電子政務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基本概念,知道國際電子政務法治建設的基本情況,了解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的發(fā)展現狀,能應用相關知識分析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法制概述、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和法律體系構建(重點)
識記:分散式立法、政府信息公開、個人信息保護、隱私權
理解:電子政務法律體系
我國電子政務現有法律法規(guī)
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的宗旨和原則
政府信息公開法律法規(guī)建設
應用: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如何構建我國電子政務法律體系
(二)國際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電子政務立法的重要性、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的發(fā)展路徑等(次重點)
理解:國際電子政務法制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的發(fā)展路徑
應用:電子政務立法的重要性
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法律法規(guī)建設
(三)國際電子政務法制建設概況等(一般)
識記: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的基本概念
理解:美國、歐盟、亞洲等國家和地區(qū)電子政務建設的基本情況;
網絡信息安全法律法規(guī)建設
第10章政府流程的設計與優(yōu)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政府流程的相關概念、功能和種類,掌握政府流程與電子政務的關系并能結合相關知識開展分析,了解政府流程設計的基本規(guī)則和方法技巧,知道政府流程圖的繪制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政府流程的相關概念、政府流程與電子政務的關系等(重點)
識記:流程、政府流程、強制性流程、選擇性流程、內部流程、外部流程、
立法性流程、執(zhí)法性流程、司法性流程、流程管理模式
理解:政府流程的內涵
政府流程的特殊屬性
政府流程的功能
政府流程的種類
政府流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政府流程設計的主要任務
政府流程設計的程序
應用:流程管理模式的特征
流程管理模式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
電子政務對政府流程的依賴
(二)政府職能管理模式、政府流程優(yōu)化的方法技巧等(次重點)
識記:一般流程、作業(yè)流程、動作流程、串聯型流程、并聯型流程、復合型流程
理解:政府職能管理模式的特征、優(yōu)勢和弊端
政府流程優(yōu)化的方法技巧
(三)流程圖的繪制(一般)
識記:代碼圖、程序流程圖、規(guī)劃流程圖、系統(tǒng)流程圖、工作活動流程圖、
事務分析流程圖、文件流程圖、流程圖符號
理解:政府管理常用流程圖、政府流程圖的繪制
第11章 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基本戰(zhàn)略模式,知道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戰(zhàn)略平臺和體系框架,掌握電子政務戰(zhàn)略實施的階段策略及其實施過程中的制度安排。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的基本模式、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體系(重點)
識記:國家戰(zhàn)略、電子政務戰(zhàn)略、信息化、國家信息化、DNI模式、PITT模式、
ASPA模式、并進模式
理解:以電子行政為核心的戰(zhàn)略模式
以電子服務為核心的戰(zhàn)略模式
以電子社會為核心的戰(zhàn)略模式
電子政務在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中的重要地位
電子政務戰(zhàn)略實施階段策略的原則
并進模式的主要內容
應用: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體系
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的制度安排
(二)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的相關內容、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幾種主要階段模式(次重點)
識記:資源化、平臺化、數字化
理解: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的指導思想、戰(zhàn)略方針和主要措施
DNI模式的主要內容
PITT模式的主要內容
ASPA模式的主要內容
(三)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的出發(fā)點、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的香港模式(一般)
理解: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戰(zhàn)略的出發(fā)點
香港模式的主要內容
第12章 中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基礎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電子政務發(fā)展所需依托的主要基礎性條件,掌握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法律政策基礎、管理基礎、信息資源基礎;知道電子政務發(fā)展的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技術基礎。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電子政務的法律政策基礎、管理基礎(重點)
識記:間接控制方式、直接控制方式、結果控制管理方式、過程控制管理方式、管理程序、管理的程序化
理解:法律政策基礎薄弱對電子政務的制約
電子政務管理基礎的特征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基礎建設的措施
電子政務管理標準化滯后對電子政務發(fā)展的阻礙
應用: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方式帶來的根本變革
電子政務對管理要求的規(guī)范化
(二)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基礎、標準化建設(次重點)
識記:規(guī)模適當、結構合理、確保速度
理解: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基礎的特征
電子政務信息基礎設施的特點
應用:我國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建設的策略
(三)電子政務的信息基礎設施(一般)
理解:電子政務的技術基礎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理解”、“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規(guī)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各能力層次為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系學過的多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趙國俊主編,電子政務教程(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三、自學方法指導
1、在開始閱讀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章的考核知識點及對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和考核目標,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閱讀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對基本理論必須徹底弄清,對基本方法必須牢固掌握。
3、在自學過程中,既要思考問題,也要做好閱讀筆記,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這可從中加深對問題的認知、理解和記憶,以利于突出重點,并涵蓋整個內容,可以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4、完成書后作業(yè)和適當的輔導練習是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做練習之前,應認真閱讀教材,按考核目標所要求的不同層次,掌握教材內容,在練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回顧與發(fā)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題時應注意培養(yǎng)邏輯性,針對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層次(步驟)分明的論述或推導,明確各層次(步驟)間的邏輯關系。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能力層次,并深刻理解對各知識點的考核目標。
3、輔導時,應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大綱脫節(jié)。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宜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要積極啟發(fā)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引導考生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解決問題。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會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8、助學學時:本課程共6學分,建議總課時108學時,其中助學課時分配如下:
五、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規(guī)定
(包括能力層次比例、難易度比例、內容程度比例、題型、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等)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內容和考核目標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
2、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比例大致是:"識記"為 30 %、"理解"為 50 %、"應用"為 20 %。
3、試題難易程度應合理:易、較易、較難、難比例為2:3:3:2。
4、每份試卷中,各類考核點所占比例約為:重點占65%,次重點占25%,一般占10%。
5、試題類型一般分為: 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
6、考試采用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50分鐘,采用百分制評分,60分合格。
六、題型示例(樣題)
一、選擇題(下列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戰(zhàn)略平臺是( )
A.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 B.社會信息化戰(zhàn)略
C.產業(yè)信息化戰(zhàn)略 D.信息基礎設施戰(zhàn)略
2.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的發(fā)展趨勢是從以政府為中心向( )發(fā)展。
A.以企業(yè)為中心 B. 以社會為中心
C.以民眾為中心 D.以行業(yè)為中心
二、名詞解釋
1.政府信息化
2.電子化公共服務
三、簡答題
1.如何理解政府信息資源與電子政務的關系?
2. 政府流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四、論述題
1.請結合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的實踐,分析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湖北自考電子政務考試大綱以及部分樣題,大家要根據考試大綱好好復習,祝大家有個好成績。
編輯推薦:
2021年湖北自考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考核安排報考須知(面向社會)